寒假整理旧日书稿时,发现一份30年前写的教学小结,记录了我初次被洋人称作“老师”,满怀责任又忐忑不安的复杂心情。借校报刊登此文,希望能对刚走上对外汉语教学岗位的老师有所帮助。
从登上讲台到现在我的感觉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最初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反映也挺好。后来慢慢出现了问题。班上有一个学生很聪明,但爱钻牛角尖,而且非常情绪化。我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当初的自信顿时丧失了,甚至怕见那个学生。老师怎么能怕学生呢?我下决心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在一些老教师的帮助下,我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想出了一些对策,开始稳住了情绪。随着课时的增加,我的心态过渡到第三个阶段:从容自然。我想这才是最正常最持久的感觉吧。
感觉从容了,心态自然了,也就有了足够的精力钻研教学。在知识结构上,我是中文系毕业的,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面对大鼻子蓝眼睛的洋学生,要想在课堂上不假思索地回答出学生出乎意料的提问,非要有“面面俱到”的功夫不可。所以我每天都要翻阅各种词典,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方法上,从一开始我就注意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但有时想得挺好,预期效果却没有达到。后来我就注意课后总结得失,坚持写“教后记”,课堂效果好的方法就坚持,不好的就不再使用。此外我发现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注意教学对象,尤其要注意阶段性。我教的是短期进修班,全是日本学生和华裔学生,他们最初一个阶段听说能力较差,特别是听。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在这一阶段要发挥他们的长处--阅读能力。等到他们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期中考试后,我开始转移重点,加强听力训练和成段自由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生词,以前是看着书念、讲、练,现在我挑出一部分让学生先听,并附上简单的解释,或组成好懂的词组、句子,刺激学生对新词声音、形象的反应,然后再看书,排除一部分听不懂的障碍。在训练成段表达能力时,我给他们留下很大的余地,围绕着一个主题,既不至于漫无边际,又不至于太容易,让学生既有兴趣又有成就感。
在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克服了自己初为洋人师的恐惧心理。但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想发现缺点比发现优点更有意义,我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