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大学孔子学院由jn体育
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合作建立于2008年,并于2011年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协助南卡大学中文项目教学是孔院的立足之本,在孔院总部和北语的支持下中文项目稳步发展,2014年建立中文本科专业。哥伦比亚主校区有约500名学生选修汉语课程,近两年孔院又支持北部校区开设了中文项目。北语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在这里工作过,孔院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大家奋斗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
2012年秋天,我接过臧清、赵菁两位前任院长的接力棒,有幸成为第三任中方院长。当时和我一起在孔院本部工作的还有汉语学院的周宾、李晓敏和冯传强三位老师。秋季学期接近尾声,春季学期的选课结果也出来了。出乎意料的是,选课人数大大超出了预期,孔院美方院长兼中文项目负责人叶坦教授找我商量解决办法。我从与叶院长的交谈中得知,南卡大学对本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明确要求,每学期两门课,不能少上也不能多上,要保证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教学以外的管理、服务以及科研工作,这就意味着中文项目教师不能承接超出开课计划之外的教学任务。另外,系里也没有多余的课程经费支持外聘教师。叶院长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孔院身上,期待通过汉办和北语紧急调派一名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当时距离春季学期开学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孔院总部和北语实在没有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派出教师,表示最快也要等到来年夏天。南卡大学教师指望不上,从北语找外援又来不及。摆在中文项目和孔院面前的只剩下两种选择:一是按照原开课计划执行,超出选课容量的学生退课,延迟到下一学年选课;二是加开新班,满足所有选课需求,增加的课时由孔院老师承担下来。如果选择第一方案,延迟选课意味着这部分学生的汉语学习就要中断,对学生的培养不利,有的甚至就此放弃学习汉语。中文项目期盼第二方案成为可能,盼望孔院老师能帮助渡过难关。
采用第二方案让我非常为难。我们的三位老师都是刚到南卡大学不久,都在适应全新的工作。在北语的时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不需要坐班。可是来到孔院之后,工作性质变了,工作量也大了许多。老师们要和中文项目教师一样完成两门课的教学任务。南卡大学是全天候上课,中午没有休息。排课的原则是先安排中文项目教师的课程和上课时间,然后孔院承担剩下的课程,真可谓是“孔院教师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北语的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能放下身段去给中文项目的年轻教师做助教,上练习课;老师们的上课时段经常是中午或晚上,他们都能克服困难,调整适应。
除了教学任务,老师们还要完成孔院运行管理和文化推广活动,每个人都身兼多职,包括对接汉办的固定项目,如: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项目、HSK考试、“三巡”等;还要承办孔院的特色项目,如:中国电影论坛、“南卡之星”汉语大赛、南卡州国际节、新春招待会等;还有孔子课堂和中小学教学点的开拓等等。孔院是坐班制,老师们白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频繁参加工作例会、项目沟通会,跟进各自负责的项目。有时盯着电脑连续收发邮件,忙得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正好是北京上午工作时间,大家又赶忙与北语和孔院总部沟通联系。整个办公楼只有孔院办公室的灯光依旧闪烁着,从院长到教师都在废寝忘食地工作。到了周末,大家还要一起实施各类中华文化推广活动,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
一想到这些,我实在不忍心再给老师们增加额外的工作,担心他们压力过大,身体吃不消。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召集三位老师开会,把事情的原委、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我的想法与担忧向大家和盘托出。老师们非常清楚身为孔院教师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面对困难没有一人退缩,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和大局意识。大家互相鼓励,坚持完成了那个学期的工作,没有让孔院失望,更没有让北语失望。
在我的任期内,北语又陆续派隋岩、史艳岚、朱文文接替了三位老师的工作,大家一如既往地忙碌着、坚守着。老师们不仅有爱国情怀,更有推广汉语国际教育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顾大局讲奉献不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孔院教师的觉悟。大家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外派任务,彼此之间也因为在南卡孔院那段特殊的经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3年南卡孔院新春招待会的孔院合影,后排左一冯传强,左二周宾,左三梁清,左四叶坦,左五李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