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复兴中华文化和遂行北语发展战略为使命。培养具有坚实的人文基础
和深切的社会关怀、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国际文化交流素养、通晓传播规律与实践技能、熟悉我国传媒政策法规、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通才与专才相融合的复合型传播人才我们培养的人才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功底,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全球传播现象和需
求进行有创见的分析和有成效的应对,能够站在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实践前沿,善讲中国故事并且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在日益紧密的全球合作和日益突显的国际冲突中,生产适合不同媒体环境和受众的传播内容,能够胜任包括新闻报道、媒体实践、国际交流、文化评论、公共关系、广告营销等多种具体的传播业务和管理工作,并成为这些领域中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领军人才,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本科生要强化思想政治素养,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愿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工作。本专业学生同时要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学习和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传播业务的基本训练,养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素养,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本专业强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均衡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密切联系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突出以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为方向的学科特色。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开拓视野,增广见识。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和了解中国社会现实,主动适应当前全球文化传播的大环境,鼓励学生探究并积极参与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相关的各类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具体设定为如下五个方面的能力指标:1、专业基础扎实,系统地掌握新闻学与传播学
专业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和问题分析能力;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2、专业技能优秀,能够熟练使用外语,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媒体内容生产,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多层次的传播实践能力;熟悉媒介技术变革及其传播潜力,掌握新媒体技术及其应用的能力。
3、学识素养广博,通过通识和专业平衡的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
锻造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创新的能力;涵育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批判分析的能力。
4、责任使命意识坚韧,培养学生涵养心智,发展自身,实现理想,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学生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真正成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
5、可塑性与开拓性并重,培养学生适应和引领社会变革的能力;具备从事多样化职业
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的能力,尊重并愿意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能够面对未来挑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课程学分:15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6学分,通识课12学分,外语必修课32
学分,专业必修课44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748学时;
(三)课程教学总周数:127周;
(五)毕业论文:7周,4学分;
(六)毕业论文时间安排: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七)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在读期间专业(跨专业)选修课要求:
1、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需修习专业(跨专业)选修课学分为30分。本院专业建设以跨
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为特色,本科生课程体系均围绕此专业特色建设规划。
2、学生应根据本培养计划要求,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安排组合专业选修课程模
块。
3、新闻传播专业选修课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内部融通,实现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与其
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融通教育,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知识需求选修跨专业课程。
三、专业知识体系与主要课程结构: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体系包括五大构成单元:
(1)人文基础知识;
(2)社会科学与研究方法基础知识;
(3)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知识;
(4)国际化与跨文化领域相关知识;
(5)跨学科与前沿性知识。
(二)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主要围绕专业知识体系而开展结构部署。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平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权重、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学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转化、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互促进等原则。
本专业知识体系主要通过五类课程构成:
(1)通识性课程:社会与文化(Understanding Society and Culture);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全球文明史 (History of Global Civilizations);跨文化视野中
的文学(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in literature);哲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科
学素养 (Science Literacy)。
(2)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理论(Theories of Journalism);传播学理论(Communication
207Theories);中国新闻传播史(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全球新闻传播史(Global History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媒介文化史(Media Culture and History);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传播概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广播电视概论(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 Journalism);视觉传播导论(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社交媒体导论(Introduction to Social Media);传播伦理与法规(Media Ethics and Law)。
(3)传播业务与创新实践性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非
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媒体编辑(Media Editing);广播电视制作(Radio & TV
Production);公共关系学(Principles of Public Relations);纪录片理论与实践(Documentary Theory & Practice);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数字新闻理论与实践(Digital Journ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4)理论导引与研究课程:传播学经典阅读(Selected Canonic Readings i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Studies);媒介批评(Media Criticism);文化研究(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Studies);媒介研究 (Introduction to Media Studies); 网 络 文 化 与 传 播 (Cybe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网络/新媒体文化研究 (New Media & Cultural Studies);新媒体与信息社会(New Media & Information Society);灾难、媒介与社会(Mediated Suffering);传播与球化 (Communication and Globalization);人际传播与关系(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流行文化导论 (Introduction to Pop Culture);传媒、技术与社会变迁(Media, Technology & Social Change);影像与社会(Images and Society)。
(5)双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English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英
语修辞与沟通(English Rhetoric and Communication);高阶应用英语 (Advanced Applied
English Skills);传播伦理与法规(Media Ethics and Law);跨文化传播概论(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三)专业必修课:
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社会研究方法(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中国新闻传播史(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全球新闻传播史
(Global History of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媒介研究(Introduction to Media
Studies);媒介批评(Media Criticism);新闻学理论(Theories of Journalism);传播学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ies);人际传播与关系(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ship);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广播电视概论(Introduction to Radio & TV Studies);广播电视制作(Radio & TV Production);网络 文 化 与 传 播 (Cyber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视 觉 传 播 (Visual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公共关系学(Principles of Public Relations);传播伦理与法规(Media Ethics and Law);新闻采访与写作(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媒体编辑(Media Editing);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专业英语(English for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四、主要实践环节及时间安排:
实践环节由两部分构成。
(一)课程外实践,主要包括三部分:
(1)军事训练2学分,2周,安排在暑期;
(2)专业实习4学分(说明:专业实习采取总量控制弹性实施,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
自主安排媒体实习,累计实习期限满12周。更详细的规定请参阅学院关于专业实习的相关规定);
(3)毕业论文(作品)4学分,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说明:毕业作品可采
取论文、社会调研报告、多媒体作品创作等多种形式)。
(二)课程内实践,由各类课程内的实践学时构成。其中,公共课实践学时为356学时,
专业必修课实践学时238学时,选修课实践学时参考选修课程进行计算。(说明:实践学分的计算方法为:实践学时÷17=实践学分)
五、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
(一)遵守学校纪律,德智体美各方面表现合格;
(二)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获得符合毕业要求的课程总学分;
(三)完成毕业论文,参加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经所在院部教学委员会及学位委员会审核鉴定后,准予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