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建于1754年,当时是根据英国乔治二世国王的特许令而成立的国王学院。是美国最古老的7所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合会”成员之一。
1858年,哥伦比亚学院成立了法学院。1896年,学校理事会正式决定使用“哥伦比亚大学”这一校名。
哥大共开设35,750门课,包括建筑、艺术、商业、牙科、工程、国际事务、新闻、法律、图书馆服务、医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所有文理科和专业课程。
【主要的本科生学院】
哥伦比亚学院、普通教育学院(成人学院)及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其它学院有:商学研究生院、图书馆服务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艺术与江南体育官网入口 生院、社会工作学院、内科与外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牙科与口腔外科学院和护理学院。哥大的附属学院有:巴纳德学院(本科女生学院)、师范学院、联合神学院和犹太神学院。另外,哥大还有12多所研究所。哥大著名的学院有建筑、商业、教育、国际事务、新闻、法学、医学、护理和社会工作学院等,著名的研究生系有艺术史、天文、生物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地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宗教、电影、历史、经济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及东亚和中亚语言文学系等。
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布以来,有48位曾经在哥大学习或工作过的学者获此殊荣。另外有7位美国科学家曾因其在创建于1927年的普平物理室的研究成果而获诺贝尔奖。
在哥大的教员中,有8位是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89位是美国艺术科学院的现任院士,42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现任院士。
【哥大著名校友】
哥大被誉为培养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迄今,哥大法学院已培养出了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兰·菲斯克·斯通和查尔斯·伊万斯·修斯,两位美国总统――美国第15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2届总统弗兰克林·D·罗斯福。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哥大第13任校长。纽约市有14位市长,纽约州有10位州长也是哥大的毕业生。
伊萨克·阿西莫夫 美国生物化学家、作家、一位撰写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极有成就的多产作家。
詹姆斯·卡格耐 美国著名演员,1974年获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
洛·格里格 著名美国棒球运动员,因1925-1939年间连续参加2,130场比赛而创棒球界空前记录。
艾拉·格什温 美国抒情诗人,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兄弟。
奥斯卡·哈默斯坦 美国抒情诗人和音乐喜剧作家,在音乐喜剧的发展中具有影响的剧院演出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音乐喜剧《音乐之声》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莉莲·海尔曼 美国女剧作家。
兰斯顿·修斯 为黑人文学开辟现实主义道路的美国黑人诗人,作家。
玛格丽特·米德 美国女人类学家,以研究太平洋无文字民族而闻名。
托马斯·默顿 美国天主教修士、诗人、多产的著作家。
I·I·拉比 美国物理学家, 因发明用原子束和分子束磁共振法观测原子光谱(1937年),而获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尔· I ·普平 美国著名发明家,近代物理学家先驱。
莱昂内尔·特里林 美国文学评论家、教师,他的评论富于洞察力。
亨利·舒尔兹 美国计量经济学先驱。
埃德加·斯诺 著名美国记者。
简·考尔 极为成功的美国女剧作家和演员。
在哥大的校友中还有中国的名人顾维钧、蒋廷黻、马寅初、宋子文、冯友兰、胡适和著名核科学家姜圣阶等。
【品牌年龄】: 253
品牌描述: 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市中心,于1754年成立,属美国常青藤八大盟校之一。有学生1万8千多人。学术排名19q7年为全美前10名。在医学、法律和MBA方面出类拔萃,在自然科学学科,如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理等,排名也名列前茅。哥伦比亚大学商科研究生院1997年全美排名第7,其MBA课程的最大特色就是灵活有弹性(flexibility),学生可以在1月、5月、9月开课的任一学期就读。该院比较欢迎海外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它也锐意进取,特别是设立了国际化(Globalisation)、全品质(Total quality)、道德(Ethics)和人力资源管理四大主题,所以有“21世纪课程”的美誉。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研究生院,1997年全美教育研究生院排名第一。它拥有众多的研究中心,是美国上述学科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
官方网站: www.columbia.edu总部地址: 美国
品牌测评: ★★★★☆ (业内声誉★★★★☆ 全球认知★★★★☆ 品牌价值★★★☆☆)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百二十二。
教育理念
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公认在常春藤盟校中最难的两门基础课:“当代文化”和“人文文学”,就是核心课程的基础。
哥大对语言能力的强调,使得这里70%的毕业生能流利地讲几门外语。每天早晨,都要有一个学生在同学面前演讲以锻炼当众讲话的能力,这已经形成了哥大的传统。
随着“中国热”的升温,哥大学生对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来哥大一个学期认识的3个朋友,依次是博士、硕士、本科生的Sara,Jeremy和Lillian,虽然都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如果不看他们的脸只听他们说的话,其语音语调语速会完完全全让你误认为是中国同胞。最小的Lillian还到中国参加过中文辩论赛。
哥大最初的建校目标是:“在已知的语言、人文和科学领域内教导和教育青年。”为此,学校的教师及课程设置都必须围绕以下3个问题来展开:一、让学生学习什么?二、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三、毕业时,学生除了学位和所学的知识外还具备何种世界观?哥大最强调的一点是实践,注重学校与社会结合,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学以致用。
哥大还经常举办研究生论坛,主席、评委都由学生自己充当,但会议程序和规格则完全和正式的研讨会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