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中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从1997年回归至今已有九年,如今的香港是什么样?香港人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在08奥运来临之际,香港作为奥运会马术比赛的承办地对奥运会有着怎样的期待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踏上了京九列车,开启了奥运龙情交流团一行的香港之旅。由于从小就受到香港电视传媒的影响,霓虹灯下繁华的街市、英勇的香港警察和无所畏惧的古惑仔成了我们对香港的初印象。一路上我们憧憬着置身香港的每个镜头,心中满是期待和好奇。当火车驶过罗湖,随着手机信号的一声令下,我们真正进入了香港时间。
来到香港的第一个活动便是上街卖旗筹款。卖旗对于香港、澳门的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来自港澳的同学都有过卖旗的经历,他们会利用课余或假期到某个慈善团体或教育机构作义工,为他们上街卖旗筹集活动经费。渐渐地“卖旗”成为港澳地区的社团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法,并且向着合法化、规范化的趋势发展,继而也成为港澳地区的特色。
初到香港,连“你好”用粤语怎么说还不知道的我们就接受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8月2日一大早,我们全团50多人就来到了香港闻名的繁华地带尖沙咀。这是我们第一次见识传说中香港的车水马龙。看着脚步急促的行人,我们真不忍心打断他们恐怕耽误他们的时间。或许是看出我们的疑惑,香港的同学告诉我们香港人的时间观念强,无论何时他们都停止不了追逐时间的脚步,并且已经习惯了,即使不忙也停不下来了。听了这番解释,我们意识到香港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骄人成绩与这样一群积极上进的香港人密不可分。为了让我们能够较快地完成卖旗任务,我们在车上统一学习了卖旗要领和几句卖旗专用语。“先生/小姐,早上好!买支旗啊?”加上甜美的微笑是香港同学总结的卖旗宝典。一会儿的功夫,车上“卖旗”声此起彼伏,普通话版本的旗语让大家忍俊不禁,可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地练习着。当拿到由银行特制的钱袋和社旗贴纸的那一刻,大家都十分兴奋,个个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架势。随着香港领队的一声令下,各小组分头行动。刹那间,身着黄色营衣的我们犹如一阵龙卷风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这阵势着实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我们每两人一组,每组由香港同学做向导,分布到尖沙咀的每条街道展开卖旗攻势。一路上,我抓住我的同伴一遍遍地校正我不太标准的粤语,生怕待会儿卖旗时出丑。到达指定地点时,我感觉攥着旗袋的那只手湿湿的,拿出来一看原来在出汗啊。想到在内地看到募捐时的尴尬场面,我对自己能否圆满完成卖旗任务总是心存疑虑。我的搭档看出我的不自信,她鼓励我勇敢地走上前去问路人愿不愿意买我一支旗。根据她的卖旗经验你不问,人家是不会主动来买的。面对伙伴坚定的鼓励和支持,经过我们共同目测审核,我勇敢地走到一位中年妇女的面前,用刚刚校正再三的粤语请这位女士买支旗。因为卖旗在香港是件很普遍的事情,香港人只要看看旗袋就明白,所以不用我多说,她微笑着点点头随即找出自己的零钱包,将一枚硬币投进我的钱袋。我十分感激地对她说了声“多谢!”,她回应了一句不在我学习范围内的粤语,大概是不用谢的意思吧。没想到我的第一枚旗就是这样容易卖出去了。我还没从喜悦中回过神来,那位妇女已经擦肩而过。我本想再说声谢谢,感谢她成为第一位买旗人。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历,我的信心倍增,只要有行人经过,我都会毫无惧色地冲上前去问他想不想买支旗。卖到兴致之处,我也顾不上去仔细观察行人的表情就冲上去,有的人假装听不见或低头而过,我也只能一笑了之。有几次冲过去才发现人家身上已经贴有旗子了,我只能笑笑以示歉意。我用自己的卖旗实践给卖旗宝典上再加上一条:要学会察言观色,就是在选择买旗人时,如果人家故意避开你或是身上已经贴有旗子就不要再上前了,免得双方尴尬。几个小时的卖旗体验在不经意中即将结束,掂着手中沉甸甸的旗袋,我感到香港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买旗人还是卖旗人,他们都有着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仁爱之心。只要是同胞有难,他们都会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尽他们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卖旗活动也极大地触动了我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做志愿服务不是一句口号,一个行动,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实际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尽我们所能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便利,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的付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如潺潺流水永不停歇。我们要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仁爱之心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要想了解香港近些年的变化和市民生活状态一定要走入寻常百姓家。香港主办方精心策划的家访让我们有机会走进香港家庭,切身体会到香港人的生活。家访是分小组行动的,各组的目的地各不相同。我们小组一行6个人来到沙田的公共屋村。那天正好赶上香港刮三号风球(风球即风力指数,从一号到八号,逐级递增),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后,我们的眼前终于呈现出一片高层住宅区,颇有几分“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无论是闹市还是住宅区,都会看到层出不穷的高楼大厦林立左右。此刻行人显得那么渺小仿佛蚂蚁般穿梭行走。土地在香港人面前显得那么珍贵,“寸土寸金”的古话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宽敞的空地在香港成为了一种奢侈,人们纷纷动脑筋怎样利用这有限的空间,于是高耸的楼宇成为香港的地标。威严屹立的高楼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人们居住其中又是怎样的呢?依旧是带着疑问,我们跟随嘉敏走进了她家。一进门,嘉敏的母亲和妹妹便一脸笑容地迎上来欢迎我们。首先,嘉敏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家里的布局和结构。让我们惊讶的是他们一家五口就住在这样一间不到六十坪的房子里,三个女孩分上下铺住在一间房里,姐妹们共用一个书桌、电脑。与他们对比,我在家一个人独占一个大房间里是多么地奢侈,可是她们就是在这样拥挤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的。房子虽小,可父母为了改善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也着实花费了不少苦心。他们将能够利用的空间全部开发出来,为女儿们打书架、扩衣橱。经过他们的一番解释说明,我们发现几乎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的布置都是经过再三推敲精心打造的。看到被充分利用的房间,我不禁想到在内地有许多人盲目地寻求更大的房子以求舒适,可他们却忽视了合理利用空间的重要性,殊不知科学合理的利用空间比奢侈浪费更加珍贵。
在与嘉敏一家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香港家庭均是五口之家。由于现今香港较低的出生率,特区政府大力推出一系列政策鼓励年轻人生育。对于“孩子增多会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一问题时,嘉敏的父母坦言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确实比较大,这也正是香港的年轻人宁愿“丁克”的主要原因。从我们几天来在香港消费的情况看,香港的普遍消费水平是比较高的,平常最简单的一顿午餐要花费三十港币左右,与我们在学校一顿饭五六块的标准相比,他们势必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如果香港人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要花费两百多万港币,这个数目对于许多香港家庭来说是负担不起的。
相比较原来居住的平房,嘉敏一家表示香港的居住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些年来,香港政府致力于兴建像沙田这样的公共屋村,就是为了解决香港大部分市民的住房问题。让他们有楼房住,住得起楼房。如今,许多像嘉敏这样的家庭住进了楼房,一家人和和睦睦的住在一块。尽管房子比较小,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总是欢笑不断、其乐融融。嘉敏的父亲热情地挽留我们吃晚饭,于是我们有机会吃一次地道的香港大排挡。嘉敏说大排挡就像他们家的大食堂一样,因为家里地方小,所以只要家里来客一定会在这吃饭。日子长了,他们家与大排挡的老板也有十几年的交情了。月色愈见朦胧,尽管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还有很多话要说,可我们们不得不启程了,真不愿跟这好客的一家人道别。临行前大家一起举杯庆祝这次愉快的家访,我们感谢嘉敏一家的热情的招待,也很庆幸拥有这样一个难得机会与香港家庭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普通香港人的生活。
都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香港虽然未行千里路,却处处要用双脚丈量香港的距离。所以说要想真正地领略香港的美丽就要始于足下。城市定向就是个例证。“城市定向”是最能切身体验香港的活动项目,就连香港本土学生对也“城市定向”特别期待。城市定向同样是分组行动,每组会在活动当天领到一张任务纸。上面写着这一组要在这一天到达的地点,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返回驻地。拿到任务纸的那一刻,我们就好像士兵接到了命令去打仗,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集体商量完路线后我们就出发了,先是坐地铁过海去香港岛,在上环站下车后我们徒步来到第一站文武庙,这里供奉着云长、文昌二帝,关公手握大刀、文昌帝手执毛笔端坐在堂上象征着文武双全。每逢大考,这里都会聚集许多考生家长和考生来庙上求考试顺利。这种贡神祁福的习俗原来一直在香港流传。在文武庙的旁边有一条古董街,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古董。古代用的烟袋、三寸金莲的小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古香古气的建筑风格让我们仿佛置身几十年前的香港,小姐、先生们在这里挑选他们心爱的玩意。从上环出来我们几经周折步行到西港城,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楼房。脚踩着发出“吱吱”声的木质地板,耳边伴着留声机传来的阵阵弥音,仿佛楼上正在上演花样年华般如痴如醉的爱情。还没等我们从浪漫中回过神来,我们已经乘坐在“叮叮”车上前往下一站中环,中环是香港金融贸易中心,有轨车行驶的道路两旁是各具建筑特色的金融大厦。到中环的第一站便是香港汇丰银行总行,仰望着一眼望不到顶的汇丰银行大厦,我们终于来到了香港银行的骄傲——汇丰脚下了。汇丰银行门口的两座狮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一个狮子张开大口,一个狮子紧闭双唇。正在我们对两头狮子的造型大为不解之时,银行的保安介绍说这两只狮子分别代表香港汇丰银行和上海汇丰银行的经理。香港汇丰银行的经理一张口,上海汇丰银行的经理只有接旨的份了。善于搞怪的香港同学提议我们在汇丰银行门前扮狮子开口状合影。虽然有些难为情,可命令难违。在这位保安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这一“艰巨”的任务。在汇丰银行的对面是香港立法会,香港政府的许多立法、条例都是在这里议定。立法会大楼的顶部有一个女神像,她的双眼被纱蒙住,右手拿天平,左手执利剑,象征立法会公平公正公开的立法精神。仰望着庄严肃穆的女神,我们心中满是敬畏和尊重。参观完汇丰银行、立法会,我们坐轮渡到香港岛的对岸前往许多游人的梦寐之地星光大道。说到香港,当然离不开香港电影。闻名世界的武打明星李小龙就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所以好多人称香港是中国的“好莱坞”。国内外许多知名的导演、艺人都来自香港,他们纷纷在这条长几百米的大道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和手印,正是一代代香港艺人的不懈努力推动了香港文化传播在世界的影响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影迷前来参观游览。一路走来一路看,我们不知疲惫的感受着香港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官冲击,每到一地我们都收获颇丰,好想一直走下去,我们对下一站总是充满期待。因为时间紧任务急,所以我们走得很辛苦。尽管如此,我们仍意犹未尽。在晚上的分享会上,我们可算是饱餐了一顿。每一组同学都将自己一天的经历拿出来分享,看着他们拍下的图片,听着他们每个人的感受,我们也仿佛与他们一道游了一圈。便捷的交通工具、琳琅满目的奢侈品、汇集各地特色的小吃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设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香港的日子紧凑而充实,或许是因为我们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体验并感受,所以对于我来说在香港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他就像一个优秀的演员,每天奔波于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是那样举足轻重。多元文化的交流在各个领域碰撞出具有香港特色的果实。当我们真正走进香江就会知道香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绚烂霓虹灯下的喧嚣热闹,而是香港人不知疲惫建设香港的毅力和决心。金融、贸易、运输、旅游多方面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趋势,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的明天应定会更美好。带着几分眷恋我们离开了香港,我把在香港的美好记忆带走,但我愿把祝福和期待留下,愿他们在这里一一实现。